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节阅读_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比船坚炮利的帝国海军更具威力, 他们将首先打垮中国的银 本位,抢占中央银行这一控制清帝国银根的战略制高点,渗透和蚕食中国的金融网络,掌握 中国的资本与信用流动的渠道,完成对中国金融高边疆的全面控制。 在丧失金融高边疆控制权的情况下,中国的贸易定价权、工业自主发展的定位权、政府 的财政税收权、 军事与国防的开支权将逐步沦丧。 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西方列强的待宰羔 羊。 实际上,清帝国的败亡,金融先于军事。 美国人马汉在 19 世纪末首先提出了 “制海权” 的概念, 认为 “控制海洋就是控制世界” 。 1921 年,意大利人杜黑提出“制空权”的概念,提出“掌握制空权就是胜利” 。时隔 60 年, 美国陆军中将格雷厄姆又提出了“制太空权”的“高边疆”理论,坚信“控制外层空间就可 以称霸世界” 。 格雷厄姆有丰富的阅历, 曾任美国国防部情报局副局长、 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和国防部情 报局局长等职,1980 年,担任里根总统竞选的国防顾问。1981 年,里根政府上台后不久, 格雷厄姆在传统基金会的资助下,组建了“高边疆”研究小组。该小组由美国 30 余位著名 的科学家、经?济学家、空间工程师和军事战略家组成。经?过 7 个多月的精心研究,于 1982 年 3 月 3 日以《高边疆——新的国家战略》为题抛出其研究报告。 “高边疆”战略公诸于世 后,立即受到美国政府、军方和公众的关注,并且对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高技术发 展以及世界局势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边疆”战略的核心是指历史上具有不断开拓疆域传 统的美国, 今后应该在地球的外层空间进行新的开拓, 把太空作为美国新的战略疆域和控制 范围。 无论是制海权、 制空权,还是“高边疆” 理论, 归根到底强调的是控制范围和控制能力。 从西方文明的视角看,有人类活动而没有被控制的地区都是需要征服的“边疆” 。 小小寰球,从大陆到海洋,从土地到天空,甚至包括太空,有人类活动的物理空间基本 都已被大国严密地控制了。而金融领域正在日益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 国家的边疆,不仅仅是陆疆、海疆、空疆所构成的三维物理空间,未来还需要包括新的 一维:金融高边疆。 猎杀胡雪岩 1883 年 11 月初,胡雪岩经?历着人生中最痛苦的煎熬,他苦心经?营一辈子的金融帝国 即将土崩瓦解。这是一个用 2000 万两银子打造出的超级神话,如果以粮食的购买力估算, 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今天的 200 元人民币,也就是说,胡雪岩的金融帝国大致拥有着 40 亿 元人民币的总资产。可是,此时的胡雪岩却面临着一场致命的“完美”风暴。 11 月初,他有一笔 50 万两的汇丰银行债务必须偿还,这笔债务让他倍感焦虑。在正常 情况下,以胡雪岩的财富规模,决不至于被区区 50 万两银子难倒。不幸的是,他的对手们 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此时的胡雪岩已难逃被围猎的命运。他隐隐有一种不祥之感: “市面太 坏,洋人太厉害,我不晓得怎么才能??身?” 胡雪岩的正面敌人就是英国的怡和洋行, 此时双方正在围绕生丝生意的霸主地位展开着 激烈的较量。 在整个 19 世纪 70 年代,洋行牢牢地控制着中国生丝出口的定价权,在洋行的压迫下, 生丝价格每况愈下,十年中已跌去一半,江?浙一带的丝农们苦不堪言,当地的丝商们惨 ?? 经?营,高额利润尽被洋行鲸吞。 胡雪岩开始介入生丝生意后, 对洋行的高压有了切肤之痛。 眼看着丝农被洋行敲骨吸髓 而陷入破产境地, 他暗暗下定决心, 一定要夺取生丝贸易的定价权, 迫使洋行在价格上让步。 他开始仔细寻找洋行价格控制体系的破绽。洋行控制了生丝贸易融资、国际汇兑、外销渠道 和航运保险,又有大英帝国的炮舰做后盾,似乎不可战胜。然而胡雪岩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 洋行的死穴——难以控制生丝的生产源头。 胡雪岩决心占据生丝源头这一战略制高点,一举击破洋行对生丝的定价霸权。 机会终于在 1882 年到来了。初春,胡雪岩深入生丝产地进行仔细调查,同时在与当地 生丝商人们的交流中发现,当年的生丝收成减少,将出现严重的供货不足。他立刻抓住这一 难得的时机,开始悄悄行动,在江?浙育蚕村镇四处采购,广发定金,控制货源。 果然,市场上 5 月份生丝收成估计可达 8 万包,然而“在 8 月份,逐渐清楚的是,收成 被多估了 2 万包” 。 早已完成生丝货源控制的胡雪岩立刻部署总攻。 他动员起自己庞大的金融帝国中的每一 个铜?板, 将上千万两白银全部投入这场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决战中。 1882 年夏天, 到 他共囤积了近 2 万包生丝【1】 ,占全部货源的 1/3 强。为彻底控制价格,他力邀丝业同行组 成生丝价格同盟,坚持高价出售,试图一举拿下生丝的定价权。 这一招果然奏效, 怡和洋行们突然发现不出更高的价钱就难以买到生丝, 他们试图各个 击破, 但胡雪岩篱笆扎得很紧, 稍微有些规模的丝商都被知会要遵守大家约定好的报价。 “上 等生丝在伦敦每包售价仅仅 16 先令 6 便士,但上海的丝价,由于胡雪岩的收购和操纵,折 合英镑竟达 17 先令 4 便士。【2】洋行的逻??是,自己对生丝价格有组织的打压不算操纵, ” 而中国有组织的反抗却算操纵。 这样的逻??直到今天仍在大行其道, 美国狂印美元不算操纵 汇率,而中国的反制应对却被判定是操纵汇率。 怡和洋行无奈之下,只能请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出面斡旋。对,大家没有看 错,是英国人当着中国海关的一把手。倒不是清政府为了吸引外国人才所制定的特殊政策, 而是英国人打败清政府后,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为确保中国准时付钱,直接任命了英国人 看管着中国海关,所有海关关税收入都直接被英国人拿走冲抵赔款。 赫德 28 岁就执掌了大清海关,属于典型的少年得志,但与胡雪岩比起来还稚嫩得多。 他以邀请胡雪岩合伙办丝厂为诱饵,以“市价以外,另送佣金”为条件,企图说动胡雪岩做 出价格让步。不久,日本商家也登门求购,开出的价格是,按照当时的市价,再加 800 万两 白银,经?谈判后,同意加到 1000 万两白银。只要胡雪岩点头,相当于今天 20 亿人民币的 毛利就到手了。形势一片大好。然而胡雪岩拒绝了,他要更高的价格。 就在这时, “欧洲的蚕丝却见丰收,伦敦和欧洲大陆市场能够不顾中国的歉收” 。洋 【3】 行转而寻求收购欧洲本土生丝。到 1883 年年关时,丝价大跌,一半丝商推迟结算,几家大 的丝行破产。 胡雪岩试图邀集丝商将来年的新丝再次收尽, 以迫使洋行屈服, 结果无人响应。 上海市场生丝成交清 ??,买卖双方僵持了整整 3 个月。此时,双方较量的就是资金的 实力了。 怡和洋行可不是一般的洋行,它的后台大老板乃是 17 大国际银行家族中起家最早、势 力最大的英国巴林银行。在 19 世纪,巴林家族号称是“欧洲第六大强权” ,其发迹比罗斯柴 尔德家族更早,在国际金融领域曾是无可争议的老大。有此强援,怡和洋行在与胡雪岩的对 峙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而胡雪岩的处境却开始不妙了。要知道,维持价格控制需要高昂的成本,对加盟丝商的 利益补偿、高价收购生丝、提高定金比例、不菲的货栈费用、巨大的融资成本、运输、保险、 人工全都要钱。惊人的资金占用使得胡雪岩的现金流处于日益脆弱的危险之中。 早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北洋派干将盛宣怀开始行动了。他正在密谋“废掉”胡雪岩。 胡雪岩与盛宣怀并无太深的个人恩怨, 只是各为其主罢了。 胡雪岩的后台是当时的两江 ?总督左宗棠,在平定新疆叛乱的过程中,胡雪岩作为其总后勤,运用自己阜康钱庄的信用 和金融网络,于 1867 年首创以海关关税为抵押向洋行和外资银行举债,14 年中,为左宗棠 的军事行动融资 1600 万两白银,为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殊勋立下了汗马功劳。1883 年让 他陷入绝境的 50 万两汇丰银行债务, 正是他以自身信用为收复新疆的战争债务所做的担保, 如果政府的钱不能准时到位,他将不得不自己掏钱垫付给汇丰银行。 盛宣怀的后台自然是北洋大臣李鸿章。李鸿章与左宗棠的矛盾天下皆知。19 世纪六七 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中国的西北方向,中亚的阿古柏利用当时中国西北地 区的民族与宗教矛盾,在英、俄等列强的支持下,侵入新疆,成立了所谓的“浩罕国” 。不 久,俄国军队占领边防重镇伊犁,西北塞防形势危如累卵。同时,在中国的东南方向,日本 又挑起了侵略台湾地区的严重事端,中日之间战事一触即发。 “太平天国”十四年战争之后, 清朝府库一贫如洗,国家财政已无力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可是,李鸿章所代表的“海防派” 主张强化海军为优先要务,为此不惜放弃新疆;而左宗棠坚持“塞防”绝不可废,应该毫不 犹豫地对新疆叛乱进行武力征伐。双方矛盾的焦点就是“筹饷” 问题, 如果朝廷决定 “海防” 优先,则巨额的资金将流进北洋派的势力范围,而确立“塞防”国策,则左宗棠必然实力大 涨。这是一场关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尖锐较量。 最终,左宗棠胜利收复新疆全境,其声望与地位一时压倒了李鸿章。此时,中法战争又 阴云密布,左宗棠再次主战,李鸿章再度主和。李鸿章生怕大笔资金再度流入主战派手中, 致使北洋系经?费来源不足,因此决定发动“倒左”攻势。打仗打的是钱粮,欲制住左宗棠, 必先废掉左宗棠的“钱袋子”胡雪岩。 盛宣怀要彻底搞垮胡雪岩并不是件简单的事, 他的能量也仅限于截断北洋系控制下的上 海道应付给胡雪岩的 50 万两协?饷, 这笔钱正是朝廷偿还汇丰银行的欠款。 而胡雪岩由于用 阜康钱庄的信用为朝廷向汇丰借款,如果朝廷迟付,他就必须垫支。不过胡雪岩毕竟是玩金 融的,身在上海的资本市场中心,无论是向汇丰银行提出贷款展期,还是向其他外国银行拆 票,或者向上海钱庄票号同业拆借,亦或将价值近千万的生丝进行抵押贷款,更何况,他还 有上万亩的土地、庄园等不动产,以及 20 多家典当铺、连锁票号和胡庆余堂药店等庞大经? 营性资产,筹措 50 万两银子并不是件太难的事。 因此, 盛宣怀不仅需要掐断胡雪岩的官府资金来源, 更需要斩断胡雪岩在资本市场上的 一切融资通道,而这绝不是盛宣怀能搞定的。他必须联合上海金融市场上真正的大腕,才能 向胡雪岩的背后捅上这致命的一刀。 洞庭山帮:暗算胡雪岩的幕后黑手 在上海,胡雪岩的信誉不错,又有主管上海的两江?总督左宗棠为靠山,平时也广交商 圈的朋友, 不然他也不可能组成强大的丝商联盟同洋行叫板。 ??能够左右所有外国银行的决 定,同时还能控制上海全部钱庄票号、典当铺的命运,让大家一起拒绝给胡雪岩融资呢? 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强大的金融买办帝国的缔造者: 来自洞庭东山的席正甫, 他 们这一圈人号称“洞庭山帮” 。与国际银行家的打法一样,席家可谓相当低调,除了少数史 学界人士,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名字都极为陌生。大道无形正是他们的特点! 外国洋行刚进入中国做生意时,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商业环境和政府关系两眼一抹 黑,欲扩大业务必借重当地华人,这就是人们熟知的洋买办。洋买办往往是以独立商人的身 份与外国洋行“合作” ,他们要向洋人缴纳高昂的“保证金” ,担保生意亏损时,以保证金赔 偿。同时,也享有生意的收入分成。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为洋行的业务拓展殚精竭虑。除 了结交官府掌握政府资源,也需要广交商业圈的关系,将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编 织着层层关系与金钱的网络,疏通着种种富贵与利益的渠道,他们的前台是商场,后台是洋 场,舞台是官场。正是通过他们,外国的资本渗透进中国的经?济血脉,外国的商品涌向了 中国的大城小镇,外国的精神颠覆着中国的意识,外国的利益捆绑了中国的权贵精英。可以 说,没有洋买办,洋人的业务在中国将寸步难行,洋人的势力在中国也会一事无成。 当胡雪岩领导本土的金融和商贸力量开始向洋行发起挑战时, 他不仅直接威胁到了洋行 的商业利益,更威胁到了洋买办阶层的切身利益。 1874 年,席正甫当上了汇丰银行的洋买办,交了 2 万两银子的保证金后,他买到了一 张通向控制上海金融市场的“快车票” 。席正甫的能力当然没有让汇丰银行失望,刚到汇丰, 他就搞定了清政府以盐税做抵押,向汇丰进行政治借款 200 万两白银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haimabooks.com

(>人<;)